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正文
关于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安全的建议
更新时间:2016年10月14日

  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空间资源瓶颈约束,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提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实施分区、分层、分类开发利用。同时谋划中深部地下空间规划,构建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的地下空间开发体系,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心由中心城扩展至市域范围内各级城镇中心区域。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在近、中期进行合理控制,为远期系统性发展地下物流、水资源调蓄、能源输送等功能提供条件。

  上海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使得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施工过程中面临许多地质安全问题,以往中深部地下工程建设中已出现工程事故,因此在深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及运营中迫切需要掌握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安全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深层地下空间规划需以地质安全为基础,合理规划布局,建立健全规划期间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机制

  1、上海深层地质条件复杂,对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安全影响大,深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需以地质安全为基础和前提。

  上海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影响范围内地质条件与中浅层差异巨大,分布有巨厚含水砂层,出水量大,地下水位高,开发中面临基底稳定性、地下水、饱和砂土、地质结构变化、浅层气害等地质安全问题,工程建设和运营地质风险大。在上海地区地下工程建设中已发生了多起事故,包括因基坑开挖降排承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事故、因流砂产生的地面塌陷事故、因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地基变形导致临近管线破裂、房屋出现裂缝等事故。因此,在深层地下空间规划中,迫切需要掌握地质安全风险,合理规划布局,避免或减轻建设中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

  2、深层地下空间开发中诸多地质安全的关键问题及技术亟待解决

  上海在中浅层地下空间开发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包括地质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但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经验欠缺,且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为保障地下空间开发安全,必须地质工作先行,亟待解决影响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安全的关键地质问题,如深层地下空间面临的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深层地下空间资源量评价问题,深层地下水控制以及降排承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建立涵盖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地质信息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问题等。

  3、需建立健全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流程中地质工作参与机制

  2013年,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印发了《地质工作进一步服务于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沪规土资矿〔2013〕426号),要求在城乡规划环节开展地质环境咨询工作,同时也出台了《上海市城乡规划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也作出了技术规定。国家建设部于2013年也出台了《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其中强制性条文指出“城乡规划编制前,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但上海对于地下空间规划,尤其是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还未进行过专门的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且地下空间规划归口管理部门较多,已制定的地质工作服务流程难以得到贯彻,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地质工作在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机制,确保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安全。

  二、深层地下空间施工期间,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

  1、加强施工期间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

  深层地下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风险大,如措施不当,极有可能发生地面塌陷、周围建(构)筑物变形、地面裂缝等事故。施工前必须贯彻《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做好前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控制深基坑施工中因降排承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

  2、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环境监测预警

  上海以往对30米以浅基坑监测已有成熟的经验,但对于深基坑地质环境监测尚未有完善的体系,建议做好前期研究工作,以地下水位、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监测为主,建立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监测指标及方法体系,制定针对深基坑和深部地下隧道的预警指标。

  三、深部地下工程运营阶段,应密切关注工程本身变形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变化对工程安全运营的影响,加强监测

  深部地下隧道、管道、物流系统等建成运营后,深埋于地下砂土或粘性土层中,运营中工程结构本身因荷载的施加会产生变形,周围地下水位变化或周边工程施工对工程也会产生潜在威胁。近年来,上海地面沉降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减小,回灌量逐年增加,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也逐渐升高,对深部工程的安全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在监测工程本身变形的基础上,加强对周围地质环境条件变化的监测,尤其是地下水位的变化,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提出防治措施。

  四、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全生命周期内数字化监管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在地下空间开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内,研究统一的数字化监管技术和信息化建设。规划阶段对地下空间资源和开发适宜性进行化评价,建设地上建筑物数据、地下构筑物数据、地质地层数据、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数据等综合信息数据库,实现地上地籍图-地下地籍图-地质图三图合一,服务于深层地下空间合理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实施信息化设计和施工,建设涵盖地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运营阶段,开展工程安全自动化监测和信息化监管研究。

上一篇:建立化学品危害筛查与风险评价机制, 健全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
版权所有:28365365体育在线备用 技术支持:东方网
ICP:沪B2-20050088-53(建议您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