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布沙漠跟海洋零距离接触,并且全年受湿润的海风吹拂,沙漠边界365天都浸泡在海水中,如果用海水灌溉沙漠能起到治沙作用,恐怕纳米布沙漠早就成为一片绿洲了。
现实情况却是,纳米布沙漠没有丝毫变化,甚至比其他沙漠的情况还要恶劣,或许有人会说,中东国家就在沙漠上建立了绿洲,这又如何解释,不着急,咱们接着往下看。
海水为什么不能用来治沙?主要原因如下:
海水中富含大量盐分以及氯、钠、钙、硅等等矿物质,假设1000亿吨海水被灌入沙漠,很快,这些水资源就会流失殆尽,因为沙漠的沙子颗粒缝隙大,再加上沙漠温度高,白天甚至能达到70℃~80℃,以及自然风的吹拂,沙漠没有能力留住宝贵的水资源。
又因为海水中物质较多,纯净的水分子被蒸发殆尽后,留下了大量盐和矿物质,以海水含盐率3%来假设,1000亿吨海水就有30亿吨盐,可想而知,如此大量的盐被停留在沙漠中,无疑会导致沙漠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让沙漠变成真正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本来一些耐旱的树木植物还能生存,这下好了,被海水全部“团灭”。
为什么沙漠这么难治理?
因为地球上真正的沙漠,主要成因在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以及远离水源,常年缺乏自然降水,例如撒哈拉大沙漠、内蒙古沙漠地带等。
这些沙漠受地球自然环境影响,治理的难度相当大,而中东国家用海水治理沙漠,其实也并非海水,例如沙特这个国家,南部年降水量甚至连100mm都没达到。
在如此干旱的情况下,沙特决定将海水引入沙漠,但这是项大工程,而且采用了先进的海水淡化灌溉技术。
沙特在海岸边建立了30多座海水淡化厂,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蒸工艺,不断耗巨资将海水净化成淡水,然后再引入沙漠,持续很久后,才勉强在沙漠地带建立起一点点绿洲,现在去旅游,你会发现沙特绝大多数区域,仍然是一片沙漠,整体无比荒凉,也只有发达城市的主城区稍微好点。
沙特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是他们坐拥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且实在没辙迁徙到合适的地方,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用淡水不断灌溉沙漠,与其说是沙漠,不如说是后天人为破坏土地,导致的荒漠化区域,在退耕还林、适度放牧、保护环境等一系列政策的保护下,才减少了水土流失,从而一点点恢复绿洲。
但沙特这种模式,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复制,例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先不谈耗资和淡水技术难题,仅仅水源就难住了。
中国独特的治沙模式
据数据显示,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全球地表绿色植被面积增加了5%,中国贡献了25%,由此可见,我国一直在努力治沙。
除了传统的用草方格固沙外,我们还研发出了独树一帜的治沙妙招,那就是用光伏来治沙,很多朋友听得一头雾水,起初我也同各位一样。
沙漠地带人烟稀少,而电量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咱们就在沙漠地带建立起了光伏发电区域。
光伏板能帮助地面遮挡太阳,还能截停蒸发的水汽,早晨时分,露珠会重新滴灌进沙里,慢慢的,地面土壤环境就会得到改善,此时只要人为播撒一些植物种子,便能起到治沙效果。
当草的高度超过光伏板时,会影响光伏发电效率,此时,独具中国智慧的工程师决定养羊,用羊吃草来解决高大的植被,并且养的粪便还能改善土壤营养,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治沙不能只靠蛮力,肆意用海水灌溉反而会适得其反,治沙道路艰难且长久,但我们从未动摇过信念,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沙漠能恢复成绿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