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時間:
雨水時節接地氣最好在白天正中午有太陽的時候,有助調節脾胃功能和排除體內寒濕。
2.接地方式:
接地氣所指的「地」係指黃土地,因此民眾赤腳行走時盡量挑選鬆軟、平整的土壤地或草地。若是行動不方便或是光腳走路太累了,直接坐在草地上,或是擺一張椅子,坐上去後把雙腳好好放在地上,一樣有接地氣的效果!需注意的是,踩在水泥地或以冰冷磁磚鋪成的地板上,都無法達到接地氣的養生效果,也就是說在家中打赤腳走來走去,是無法接地氣的。
3.控制力道:
赤腳走路時要練習如何用腳趾來抓地面,同時掌握好踩踏力道,以快走取代慢跑,每次走約30至60分鐘,每星期大約1至2次,以免運動量過大而導致腳底疼痛。另外赤腳行走前要檢查路面有無玻璃、釘子、小石頭等容易造成傷害的物品,以免腳底受傷;切忌在下雨天或天氣冷的時候赤腳走路,以免濕冷之氣從腳底入侵體內,引發不適症狀。
4.接完地氣要泡腳:
以艾草、乾薑中藥足浴包泡腳,促進新陳代謝,裡面的艾草有濃厚香味,幫助放鬆心情,乾薑去濕却寒、提升身體溫度增加抵抗力,熱水泡腳的同時以手指對腳底、腳背、腳趾和小腿穴道加以按摩,促進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