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昨天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职工社保(俗称“五险”)的费率水平将从目前的45.5%降低到43%;这2.5个百分点的费率下调,全部集中在单位缴费部分。此举预计将在2016年为企业减负135亿元;同时,新的费率水平依然能有效保障参保人员的社保待遇和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行。该政策将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从1月1日至今企业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将在清算后逐步退还给企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确定的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昨天透露,上海将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原则,陆续推出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降低职工社保企业缴费部分的费率,就属于率先成熟的一项政策。职工社保缴费比例如何适度下调?这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在上海,目前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保、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构成的“五险”,其总费率为45.5%,其中单位缴费部分为35%,个人缴费部分为10.5%。换句话说,一个税前月收入1万元的职工,除了工资之外,企业每月还要为他支付3500元的社保费用。 企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保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降低社保费率有利于改善企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激发企业活力,从而为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实际上,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都提出,要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根据上海昨天宣布的新费率方案,2.5个百分点的费率降幅,将按“1+1+0.5”的模式操作。也就是说,从今年1月1日起,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费率将从21%降至20%,职工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费率将从11%降至10%,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将从1.5%降至1%。“五险”中的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的费率则保持不变,分别为0.5%和1%。如果再以一位税前月收入1万元职工为例说明,在新费率标准下,企业每月要为他支付的社保费用为3250元。 上海上一次下调职工社保费率,是在26个月前的2013年10月,那次费率的降幅也是2.5个百分点,但企业缴费部分占2个百分点,个人占0.5个百分点。相关人士表示,连续两次调整后,上海职工社保费率总体水平已经从48%降到43%。 昨天的通气会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先后表示,目前上海职工社保基金收支情况较好,有一定的积累且年度有结余。这次费率调整,不会对参保人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保待遇产生影响。而且,经过大量周密的测算,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这一调整也处在社保基金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