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正文
重视和做好科普工作,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更新时间:2014年03月18日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反映:科普工作就内容可分为“科学方法科普”和“科学认识科普”。就对象可分为“趣味科普”和“专业科普”,前者针对非专业和外行公众;后者对同行或具有一定专业背景人员开展。目前,科普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如公众对科学盲目崇敬,但科学判断能力普遍较弱;公众把科学等同于知识,缺少对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的认识;传播科学的渠道比较单一;科普工作与社会热点和关注点联系不密切;科普工作说教味较浓而趣味性不足;科普机构缺乏有效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上海市共有综合性科普场馆2个(上海科技馆和在建的新自然博物馆),各类专题性科普场馆49个;截至2013年中,还有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243个。

  各类科普场馆大部分运行良好且对公众免费,但部分场馆收费高。只有个别场馆已经或开始建立网络化展示,总体网络化欠缺,各馆协调不够,距离目前信息网络大发展的状况还有很大差距。场馆总体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场馆展示性强,互动性弱。

  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虽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科普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原因可能是与需求方面的联动、宣传与协调不够,社会公众的认知程度不够.

  科普机构建设及其组织的活动,总体上缺乏协调和联动;而全市专、兼职科普讲解员培训率也比较低。

  就不同群体对于科普教育方式与科普设施的需求,中小学生需要加强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科普教育,可利用网络,也可采用组织参观以及报告等形式;广大市民需要结合日常生活开展科普,可结合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也可充分利用媒体开展;知识界与国家公职人员需要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普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并定期组织专业讲座,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

  建议:

  (1)加大科普文化产业的建设投入,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建立非盈利性科普产业,把科普媒体出版发行等纳入其中。

  (2)增加人均科普经费,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将使用权部分下放到街道社区相应的科普组织;完善各类科普法规和条例,保证经费投入的稳定性和公益性。

  (3)通过科协或科委建立常规协调机制,建立各级科普组织联络员制度,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组织各级科普联络员信息交流,增强需求方和提供方的联络沟通,使科普基地工作常态化。建立科普教师和科普题目数据库,建立配套的科普人才持续成长和培养机制,定期为科普志愿者提供培训。对科普活动实行登记制度,规范科普活动。

  (4)加大资金支持场馆的多媒体及网络建设以及联网协调。对于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的运行提供部分补贴,降低此类场馆的门票价格,在充分利用科普资源的同时保护科普资源。

  (5)更多组织和加强对于国家公职人员专业科普教育,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

上一篇:关于调整有线电视初装费收取时间点的建议
版权所有:28365365体育在线备用 技术支持:东方网
ICP:沪B2-20050088-53(建议您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